det.3652005年度工作总结及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发表单位:det.365外网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7-08-13

激发基层工作活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实现 “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
——在det.365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6年2月13日)
黄建丰


各位委员、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在这里召开市总工会十三届二次全会。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总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市工会十三大以来的工作,部署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会工作上新水平,更好地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
    下面,我受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为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全市工青妇工作会议和市委[2005]18号文件精神,努力发挥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佛山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手段、扩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开放务实的工会工作新机制,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形成新格局。针对当前经济成份多元化、职工构成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特点,各级工会组织着眼于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调处和监督等环节,大力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努力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建立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有效化解群体性劳动纠纷。为实现关口前移,促使维权工作由“救火型”向“防火型”转变,市总工会制定下发了《佛山市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实施办法》、《佛山市工会信访工作实施办法》,召开了学习推广顺德经验现场会,各区工会相应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了一支以各级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和工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截至去年底,在全市聘请了20063人为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并于去年10月举办了5期共有3000多人参加的全市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通过建立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化解了大量的劳动矛盾纠纷。截至今年元月,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共接待来信来访25900多人次,处理群体事件95宗涉及12118人次,处理欠薪求助2154人次涉及金额6720.5万元。

    建立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初步实现行政监管和群众监督的有效衔接。为推进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力量互联、互动、互补。去年市总工会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建立欠薪预警互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监察与群众监督互动机制的意见》,加强了欠薪预警互动机制、安全监察与群众监督互动机制建设,实现行政监管和群众监督的有效衔接,开创了工会与政府“互联、互动、互补”的工作新格局。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运行机制,及时举报各类劳动侵权行为。各区开通了“12351”工会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发动全社会利用“12351”及时举报欠薪、职业病等侵权行为,扩大了“12351”工会职工维权热线电话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开办了《工会劳动关系信息专报》,及时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情况、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对维权工作方面的呼声要求和对策建议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创新民主管理形式,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普遍建立了职代会、厂务公开及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通过推广南海区夏西村、顺德区霞石村工联会的做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探索发展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召开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大力推行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及区域性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去年底,全市已在263个村(工业园区)推广建立了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覆盖企业12519家;在7861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民主协商会议制度。

    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不断提高集体合同的覆盖率。去年,各级工会把着力点放在监督企业合法用工上,指导帮助基层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逐步改变了“有劳动没关系,有关系没合同,有合同不平等”的现象,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截止于去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共签订集体合同3520份,覆盖企业20125家,覆盖职工867745人;去年全市新签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980份,覆盖企业7442家,覆盖职工205668人。

    (二)以规范化、社会化和实效化建设为目标,帮扶品牌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按照市委18号文的精神要求,我们召开了全市工会创帮扶工作品牌动员大会,把困难职工帮扶品牌建设作为落实我市十项民心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行动,初步实现了帮扶对象由困难职工为主向外来员工拓展,帮扶内容由单一生活救助向满足困难职工多元需求的转变。

    抓制度建设,帮扶工作规范化。2005年市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提出按“三统一、四公开、五有”的要求抓好各级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至10月底市、区、镇(街道)三级43家帮扶中心全部完成统一挂牌换牌、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档案标准工作,尤其是通过全省首创的帮扶中心徽识公开征集和统一启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帮扶中心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进一步拓宽帮扶领域,细化帮扶内容,市总工会出台了《困难职工认定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办法》,实施包括生活救助在内的工会六大帮扶救助项目。同时,不断完善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名册台帐和电子档案。2005年全市各级帮扶中心共帮扶特困职工16682 人次,使用帮扶资金1066.1万元,其中帮扶助学4003人次、使用帮扶资金164.4万元,帮扶外来员工 988人次,使用帮扶资金47.9万元。全市还发动职工购买大病医疗互助保险21.3万人次,其中全年就发动了10.2万人次参加,患病接受理赔职工321人次,理赔金额达670万元。

    抓资源整合,帮扶运作社会化。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市总工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帮扶资金筹集渠道,在全市倡议开展了以“帮扶困难职工,共建和谐佛山”为主题的系列帮扶活动,发动全社会为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募捐,共募集善款800多万元,并争取到政府欠薪帮扶专项资金1000万元,增强了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实力。今年初,又开展了 “新春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发动349个单位和个人共结对帮扶1470户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资金达80多万元。

    抓主题活动,帮扶效果最大化。市总工会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在“五一”期间,开展了以“健身迎省运,帮困促和谐”为主题的万人行活动;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开展了以“千千爱心?情系职工”为主题的“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帮扶活动;在今年元旦、春节前后,以“工会维权在行动”为主题组织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帮扶困难职工的良好氛围,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依法维权意识,扩大了帮扶工作的影响力。

    (三)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工会固本强基工程得到新加强。我们以镇(街道)工会组织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建设“职工之家”为工作抓手,力求使工会工作重心下移、覆盖基层、强化功能,更加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职工。

    镇(街道)工会体制改革到位。以我市作为省总工会建立镇(街道)总工会试点单位为契机,我们主动争取市委和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在市成立镇(街道)总工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意见,各区也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继高明区荷城街道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首家镇(街道)总工会后,去年底全市符合条件的33个镇(街道)及迳口开发区全部改制为总工会,共配备专职干部77 名、兼职干部69名,为全省镇(街道)工会改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为实现我市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工会组织覆盖面扩大。全市抓住建立镇(街道)总工会的机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抓好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努力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取得新突破,新组建基层工会组织11044个,新发展会员17.8万人。

    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坚持把建会、建制、建家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入做好创建合格“职工之家”评选验收工作,推动基层组织规范化。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试点工作的意见》,并确定顺德区为“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试点区,汤姆逊广东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等15家基层工会为试点单位,推动了“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在全市顺利开展。

    (四)以各类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动员职工群众建功立业取得新成效。全市各级工会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富裕和谐佛山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各具特色、深受企业和职工欢迎的劳动竞赛活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和提高。

    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为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廉洁工程,作为市劳动竞赛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我们以建设一流工程、塑造一流精神、培育一流人才为着力点,以优质、快速、安全、廉洁为主要目标,精心组织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起草并报请市府办转发了《关于在全市重点建设工程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意见》,在市辖区内的省、市、区三级在建重点工程中广泛开展“六比六赛”活动。目前已有103个项目、3.9万名职工参加了重点建设工程劳动竞赛活动。我们还借助各类新闻媒体,突出宣传我市2005年李美忠等9名全国劳动模范和10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促进形成劳动光荣、人才宝贵、奋发有为的时代风尚。

    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创文明单位树行业新风。为迎接亚洲艺术节和省运会在我市的举办,我们以提升窗口行业职工服务水平和文明形象为目标,广泛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据统计,一年来全市共有871家企事业单位、8.8万名职工参加了活动。

    开展“创争”活动,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我们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新本领,尤其是立足岗位练兵和提合理化建议,引导基层工会广泛开展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活动,组织发动56万人次的职工投入到活动中。我们还实行了“创争”活动与普法宣传活动有机结合,坚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到外来工较集中的工业园区、企业,免费派发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共计吸引了8万名职工直接参与,有效提高了职工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观念。

    (五)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基础,工会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新提高。加强了工会干部队伍教育,市总制定《关于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建立了分级培训体系,各区也出台了相应办法,通过座谈会、研讨会、专题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了大量的工会干部;加强了工会宣传工作,各级工会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平台的作用,形成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去年全市工会工作的媒体报道达900多篇,其中区级480篇,市级350篇,省级76篇;加强了教育工会工作,顺利完成市教育工会和市女教职委的换届选举,积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组织开展了“建设和谐校园”论文评选和“和谐校园师德颂”演讲比赛等活动; 加强了女职工工作,去年以女职工职业安全卫生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三八”大型游园活动,举办了20期女职工职业安全卫生培训班;加强了工会财务和经审工作,从组织、激励、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工会经费收缴机制,确保了经费的收缴和有效使用。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薄弱,在作用发挥上有待提高;二是上级工会服务下级工会、各级工会服务职工会员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工会干部能力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上有待提高。所有这些,必须引起全会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总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基本要求,加快完善工会维权机制,注重激发基层工作活力,深化帮扶品牌创建工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为全面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富裕和谐佛山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今年我们要认真抓好如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着力于群众性技术创新,在实施市“十一五”规划中建功立业。各级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明确“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佛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一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上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作出新贡献。

    继续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紧紧围绕市委“乘势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层次、不同特点、各有侧重的劳动竞赛。一是针对全市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职工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多作贡献。二是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劳动竞赛,要在不同行业大力开展创新立功竞赛活动。今年市总针对服务行业,以提高职工服务素质为重点,以迎接今年在我市举办的省运会为契机,在窗口服务行业继续开展推进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大力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是针对重点工程,以优质、高效、节约为重点,在去年我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全面铺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检查,把劳动竞赛活动同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进度结合起来,确保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深入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是围绕我市今年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及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中心任务,组织职工开展有特色的主题竞赛活动,为推进全市“两创活动”发挥工会的作用。

    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今年是全省和我市的劳模评选年,要严格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重视选树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普通劳动者、科技工作者和做出显著贡献的先进集体,切实做好省、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要以省总与省委宣传部联合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人阶级新闻宣传的意见》为契机,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焕发职工群众投身推动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发挥劳模示范效应。要关心生活遇到困难的劳模和离退休老劳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因素。要继续深化以“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等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着力于社会化维权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体现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是党委政府赋予工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作为劳动关系中职工方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认真贯彻全市工青妇工作会议精神,跳出自我循环的圈子,把维权工作纳入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格局之中,以完善社会化维权机制为抓手,以困难职工和外来工为重点,使工会维权从事后被动型向事前主动型转变,从组织干预型向依法协调型转变,从单兵作战型向社会化维权转变,通过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来促进和谐佛山建设。

    预防为主加强指导,实行主动维权。各级工会干部要树立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职工动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在前面,提高维权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一是要把加强劳动合同工作作为主动维权的切入点, 积极指导和帮助职工特别是非公制企业职工、外来工签订劳动合同。二是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协商程序,突出协商重点,加强履约监督。在中小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三是要在巩固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南海区夏西村、顺德区霞石村工联会开展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的做法,今年全市村级工联会要基本完成建制任务,有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运用法律加强服务,实行依法维权。各级工会干部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维权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是要继续以多种形式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工会法》、《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二是要积极主动地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活动,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健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三是要建立工会特约律师库及法律服务志愿队,借助社会专业力量,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或基层工会提供咨询、代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工会法律服务。

    整合资源加强互动,实行科学维权。各级工会干部要善于总结研究维权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妥善处理工作中涉及的各方面利益问题,推进维权能力建设,提高维权质量。一是继续大力推广顺德工会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及时发现、有效监控、妥善处理”的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抓好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建设,对企业工资发放、劳动保护、群体突发事件等实行动态监督。二是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工会信访工作,充分发挥“12351”职工维权热线的作用,形成市、区、镇(街道)工会分级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工会信访成为有力量、有形象、有实效的重要劳动争议调处环节。三是进一步推动完善市、区、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强化与劳动、信访、安监、司法、法院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形成灵活畅通的维权互联互动机制。今年各区总工会都要建立健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

    (三)着力于经常性困难帮扶,在打造工会工作品牌中树立形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去年全市工青妇工作会议和市委18号文件精神,大力抓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帮扶工作品牌,积极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经常化,在全社会树立工会组织关心困难职工的良好形象,增强工会组织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继续抓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以“三统一”、“四公开”、“五有”为标准,抓好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今年市总工会将召开现场会,推广10个帮扶中心示范单位的经验,促进各级帮扶中心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形象窗口。要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要搞好困难职工调查摸底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低保临界困难职工和外来困难员工的救助力度。

    积极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干部要正确认识开展好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总结推广去年以来在部分基层工会试点的经验做法,使基层工会成为职工困难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监督人。要将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与建设职工之家相结合,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相结合,基层工会要与全市各级帮扶中心加强互联、互动、互补,共同努力为困难职工和困难外来员工解决各种生产生活问题。

    扎实做好日常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结合工会帮扶工作的特点,兼顾困难职工和外来员工的需要,物质帮扶和服务帮扶、指导帮扶、联系帮扶、结对帮扶等并举,实现帮扶方式多元化、帮扶对象规模化和帮扶工作常态化。在欠薪、工伤等重点帮扶项目上出台专门系统的工会帮扶规范性文件。使用好欠薪帮扶专项资金。积极协助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积极参与有关就业和再就业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为失业职工培训和再就业牵线搭桥。广泛发动职工尤其是外来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确保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的参保率、续保率和覆盖率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大幅度增长。 

    (四)着力于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在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中固本强基。全市各级工会要结合我市实际,加强镇(街道)总工会、村(社区)工联会和基层工会建设,努力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设法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职工评价为标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镇级以下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今年要评选表彰示范区总工会、示范镇(街道)总工会、示范村(社区)工联会和示范基层工会,通过推广典型带动我市工会工作全面上新水平。

    充分发挥镇级总工会作用。市区两级工会要加强对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作指导,推动镇(街道)总工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强化镇(街道)总工会的领导、替代和服务责任,把基层工会一时难以履行的维权等职责部分提升到镇(街道)总工会,切实发挥镇(街道)总工会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协调区域劳动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和枢纽作用,继续探索镇级总工会的工作规律,为全省镇级工会改制创造好的经验。在加强镇级总工会工作的同时,要注重企业、职工比较多的村(社区)工联会建设,大力构建和谐社区,促使镇(街道)、村(居)两级为工会组织履行维权职能打造有力的平台。

    努力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要促进基层工会按照同步组建、同等比例、同步运转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女职工委员会、工会经审委员会、工会劳动保护、调解委等组织,配备好基层工会干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深化“职工之家”建设的形式和办法,不断拓宽建家领域,丰富建家内涵,提高建家质量。要以企业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建设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基层工会。今年要结合实际在全市开展“活力工会”主题创建活动。市总拟评选“100家先进职工之家”、“100名优秀工会干部和优秀员工”,“100名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和企业经营者”。

    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要准确把握我市企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和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依托党建带工建机制,巩固扩大建会成果,积极拓展组织网络。抓好改制企业工会的巩固、恢复和重建,保证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健全和工作运转正常。抓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重点提高行业、工业园区、第三产业、社区中新建企业的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积极探索外来工入会的多种形式,强化服务,今年要在全市开展“百家单位优惠工会会员”等活动,使工会会员在教育、旅游、医疗等消费时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增强工会吸引力,提高员工入会率。

    (五)着力于服务型工会建设,在克服机关化行政化中提升水平。加强工会能力建设,是履行工会维护基本职责、实现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工会要把加强工会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去年市委18号文的精神,着力提高工会干部的五种能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以职工为本,以基层为重,创建服务型工会。

    狠抓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按照培养工会干部“三家”的要求,继续采取多种形式逐级分批开展工会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实用培训。今年要重点抓好镇(街道)总工会干部和新建企业工会干部的实用型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的创新能力、参与能力、服务能力、执行能力,使各级工会干部成为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工作的精兵强将、行家里手。

    加强工会干部作风建设。各级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不断改进活动方式和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到基层和职工中去,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市总工会干部要带头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挂钩,市总领导、各部门要分别联系“四个点”,即一区、一镇、一村(社区)、一企业。各区、镇总工会要根据实际做好联系基层工作,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

    突出外来员工服务重点。外来员工在我市职工队伍构成中比例过半,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级工会组织要站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佛山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高度,将外来员工列入工会维权的主要对象,大力发展外来工加入工会组织,以困难帮扶和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突出做好针对外来员工的各种服务,帮助他们增强会员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今年,镇级以上有条件的总工会要探索设立外来工服务中心。

    推进工会理论创新工作。 理论创新是工会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基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要善于对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以理论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新的经验。今年市总工会计划召开一次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我市工运理论研究工作。

    在抓好以上五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工会的其它各项工作。一要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认真实施“女职工素质工程”、“建功立业工程”活动,努力提高女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二要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积极探索镇(街道)总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完善工会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管好工会财产物资,推进省总调整工会经费上解比例办法的贯彻实施,同时要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提高审查监督的能力和质量,保证工会经费正确地收、管、用。三要加强教育工会工作,开展适合教职工群体的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教职工为促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四要加强对工会属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围绕工会主要职能,深化内部改革,提升管理水平,盘活资产资源,促进两个效益同步增长。

    同志们,2006年是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和省总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推动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和富裕和谐佛山作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1997-2005 Fosh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det.365 版权所有 1997- 电子邮箱:fsic@foshan.gov.cn 粤ICP备05033682号
网站主办方:det.365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